「三個人兒兩盞燈」的深情與孤寂 (觀後感)
![]() |
熱鬧的宮廷中 幽魂般的宮女(來源: 網路) |
「三個人兒兩盞燈」是國光劇團2005年大受好評的新編京劇,講的不是帝王將相還是名女人的故事,而直接杜撰了唐玄宗時代,後宮三個宮女寂寥的人生與渴望。
帝王的後宮其實也是一種升官圖,前進或後退,都會導致生活的大不相同,幸運者如楊貴妃,「後宮佳麗三千人,三千寵愛在ㄧ身」,即使紅顏薄命,至少曾經有過ㄧ度的繁華。
「三個人兒兩盞燈」裡面的三個宮女:湘琪、雙月與廣芝,都是與楊貴妃死對頭的梅妃宮內的小宮女,與皇帝春風ㄧ度的湘琪懷抱著光耀家門的心情,雙月對廣芝若有似無的同性情誼,在ㄧ次發動後宮宮女為前線官兵縫冬衣的活動中,對人生尚有期待的廣芝寫了一首詩缝入冬衣,沒想到引發了意想不到的結局…。
![]() |
遇見皇帝的緊張與期待(照片來源:鳳凰網) |
情節不太複雜,寫三個女子的孤寂與深情,幸與不幸,如同穿針繡花一樣,密密麻麻地鋪陳起來,只要對人生有過綺麗幻想的心靈,幾乎都可以找到共鳴。
按照新編京劇的習慣,作為配角的宮女與士兵,都安排了個別的性格,使他們更加襯托出全劇的淒涼感傷。而在深宮寂寂中,還是有一些溫馨,有一些安慰,也一些用來度日的小小期盼。
劇本是新編京劇的老手王安祈與他的學生趙雪君共同創作的,原本是趙雪君小姐的作業,在2005年上演之後,意外的吸引了大批的年輕觀眾,2010年的公演,城市舞台內滿滿的都是花樣年華的少女,與亮晶晶過去看京戲的經驗大不相同。
本來像是故宮寶物可遠觀不可近玩的京劇,到了「三個人兒兩盞燈」開始有了時代的意義。
小時候不懂,為什麼電視老是在演「四郎探母」,長大後才知道,分隔兩地數十年無法見面的母子,寄託了1949年兩百萬移民回不了家,看不到母親的傷痛;「三個人兒兩盞燈」也像是這一帶青春年華的少女,回頭去理解千年前的姊姊妹妹們,不管身在何處,終究不得自由的悲哀。
附註: 其實這個劇本很適合電視劇或電影的的,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興趣.....
我喜歡國劇中的色彩和那隱約的"內傷"
回覆刪除下次一起去看漢唐樂府吧~我一直想去呢
嗯嗯,漢唐樂府也是非常優美的。只是精神不好的時候有可能會睡著~
回覆刪除